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
成都棕南医院精神科温馨提示:选择医院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但究其本质还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千万不可以为了省小钱而忽略了治疗效果问题。
17户财物被盗村民人人自危
“派出所吗?我家来了小偷,东西都被偷啦!”3月10日,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响彻海南公安边防总队东方支队四更边防派出所营区。接到报警后,四更边防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民警到达现场后,只见报案人庄阿姨无助地坐在客厅里,身后的窗户已被人撬开,家里房屋被翻得一片狼籍。
庄阿姨家被偷盗才只是个开始,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四更镇四更、四必、四南等7个村落16户大众陆续报案称自家也产生了类似的入室偷盗案件。这些案件的作案速度极快,时间一般选择在白天村民外出时,而且都是破窗而入。一时间,村民人人自危。
6名未成年嫌疑人都曾是留守儿童停学痴迷网游
5月6日晚上,在社区民警的帮助下,办案民警找到了其中一位未成年人小符。在小符父亲的陪同下,民警对小符进行了询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小符交代,他并没有进行过入室偷盗,但是在这群未成年人中常有人向他夸耀,称较近干了几票大的,可以大吃大喝,买设备打网游了。经过分析调查,民警肯定邱某、倪某鸿、倪某彬、蒙某、吉某、林某6名未成年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根据线索,专案组民警对邱某、倪某鸿、倪某彬、蒙某、吉某、林某6人身份信息进行了比对。6人中只有林某刚刚满18岁,邱某还未满16周岁,其余4人均是12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通过民警两天的努力,邱某等6人相继到案。
经审判,邱某、倪某鸿、倪某彬、蒙某、吉某、林某6人照实交代了自今年3月10日以来,前后在四更镇多个村落撬窗入室偷盗现金、项链、戒指等财物,作案17起,偷盗3万余元的作案事实。至此,以邱某、蒙某为首的偷盗团伙宣布幻灭,四更镇系列入室偷盗财物案件也随之成功告破。
据邱某等6人供述,他们几人是要好的朋友,都曾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管不了,父母管不到,所以大多早早就停学在家游手好闲。由于几人都喜欢玩网游,但是又没有经济来源,便干起了入室偷盗获得钱财的勾当。3月10日成功盗取了庄阿姨家的钱财后,尝到了甜头的6人一发不可整理,决定将入室偷盗延续下去,然后购买精良设备,在游戏里称王称霸。
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青少年上网成瘾现象也愈来愈严重,并且成为一个现实性教育问题。家有网瘾孩子,家长要做到“五不”,即不急、不打、不骂、不怕、不管。
“不急”就是要戒除急躁心理
家长要克服病急乱投医,把孩子往一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里面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想一下子解决问题,却忘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样一个简单道理。根本不斟酌网瘾的“根”在哪里,只是一味的围追切断,为了戒网瘾而戒网瘾。二是很多问题青少年的父母一被问及对子女的教育,则会立即哭天嚎地:“我在这个孩子身上操了多少心啊!我什么招都用了,这孩子就是不改啊!我的命怎样这么苦啊!”以为孩子的错,罄竹难书,自己不知受了多少罪,尽心极力地倾情拯救,却完全是白费心机,反而愈来愈糟。三是你越急躁,孩子越烦躁,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构成恶性循环,吵闹就不可避免,不利于孩子成长。四是家长常常由于孩子成绩缘由而着急、担心乃至严加管束,所谓“恨铁不成钢”。钢是恨出来的吗?您着急,有用吗?五是对孩子不要期望,但不期望绝不即是失望,我们家长所谓的期望,实际上是父母的一种梦想。
“不打”就是严禁使用家庭暴力
一是不要打孩子,以为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他们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毛病的。二是受过去“不打不长进、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影响,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类做法常常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类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但对孩子完全不能任其自然,他们的不良行经,我们不能听其自然,要加以抑止,做错事情要承认毛病,必要时应当给予适度的惩罚。三是家庭冷暴力,对孩子不理不睬,一副失望的态势,脸丢脸,门难进,这样管用吗?。
“不骂”就是不说欺侮人格的话
对待问题孩子家长常常使用的是“不争气、气死我了、没救了、笨蛋、没头脑”等欺侮性语言。因此要做到首先不给孩子乱贴标签,贴的久了孩子也会这样看待自己;第二不要只图自己兴奋,不顾孩子感受,伤害他的自尊心;第三家长不要唠叨、罗嗦,只图自己宣泄,不管孩子心情,孩子对此强烈不满;第四骂孩子常见的后果是孩子敌视父母。